今天是:

教学事务

2025年suncitygroup太阳集团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信息

发布时间:2025-04-03浏览次数:1022


一、本学院招收调剂生专业

学术型研究生:

控制科学与工程(全日制) 代码:081100

专业型研究生:

人工智能【新型电力系统方向】(全日制) 代码:085410

清洁能源技术【智能发电方向】(全日制) 代码:085807


二、调剂要求

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分数:调剂考生初试成绩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A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报考专业: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包括但不限于: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技术、核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等。注意:初试报考专业型硕士且考英语二或数学二的考生只能申请调剂“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技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4.调剂考生必须是已获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的毕业生或全日制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5.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设立的2025年研招调剂服务系统一经开通,请所有拟调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陆到研招网调剂系统申请(原则上差额比例不低于120%),按要求填报调剂志愿,否则调剂无效。

6.其他调剂要求请参照太阳集团官网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办法


三、调剂流程

1.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调剂服务系统填报调剂志愿;

2.学院审核调剂考生的申请,确定考生是否符合调剂要求;

3.我校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调剂服务系统向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网上发复试通知;

4.考生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点击同意参加复试。


四、复试时间及内容

1. 复试时间

学院拟于410-11面向调剂考生开展招生复试工作

1)报到审核

时间:41013:30-15:30

地点:太阳集团官网杨浦校区(长阳路2588号)suncitygroup太阳集团致远楼3

2)面试

时间:411日上午9:00开始,全天

地点:太阳集团官网杨浦校区(具体地点待定)

注:如有调整,学院将第一时间在“官网主页-研究生教学信息页”发布相关通知(/2032/list.htm)。

2. 复试内容

复试采用综合面试方式将原定复试中笔试科目相关内容、知识点合理融合到综合面试中,不再安排笔试考核。综合面试主要包括英语能力测试(总分占比20%)、专业综合测试(总分占比50%)、综合素质能力测试(总分占比30%)。全面考察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工作学习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信守信等方面);既往学习情况、对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情况;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潜力和和创新能力;外语能力等。每位考生的复试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

综合面试形式:复试成绩=综合面试成绩。满分250

录取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

复试成绩不合格者(复试总成绩低于150)将不予录取。




五、接收调剂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拟招人数

含一志愿

初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全日制)


39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830自动控制原理

085410 人工智能新型电力系统方向(全日制)


4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30自动控制原理

085807 清洁能源技术智能发电方向(全日制)


3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30自动控制原理

备注:拟招人数将根据国家及学校正式下达规模数作相应调整。


、学院简介

suncitygroup太阳集团(以下简称学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前身可追溯至1951年上海电力学院建校之初的动力系仪表组,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先后经历了信息与控制技术系(1990-2004)、电力与suncitygroup太阳集团(2004-2012)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为顺应学校发展战略和学科布局调整的需要,2012年suncitygroup太阳集团独立建制。

学院现有教职工70多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9人,拥有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技术带头人、DFYC教师项目、教育部BSH项目、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人才发展资金、浦江计划、扬帆计划、晨光计划等20多人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20多人,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学院目前在校本科学生1230多名,硕士研究生500多名。

学院设有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为国家和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于2021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于2023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都列入了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学院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以及“电子信息(控制工程)”、“电子信息(人工智能)”、“能源动力(清洁能源技术)”等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硬件技术》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可编程控制技术》和《汽轮机监测与保护虚拟仿真实验》等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以及《自动控制原理》、《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检测技术》等上海市精品课程,《控制系统仿真》上海市全英文教学示范课程和《电力特色过程控制系统实践》上海高校国际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自动控制原理》获批2022年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智能+”能源电力特色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荣获2022年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院拥有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发电过程智能管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电力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市“现代电力系统与电站自动化”重点学科。研究平台包括电站全范围激励式仿真系统(含600MW/1000MW火电机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仿真与诊断、电站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1000MW核电运行与仿真系统、核电热工仪表综合系统、火电半实物模型及控制系统、发电过程控制系统安全防护平台、新能源微电网控制平台、工业控制网络系统、电力智能机器人等,这些平台是“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智能发电”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星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学院与罗克韦尔、西门子、菲尼克斯、艾默生、福克斯波、施耐德等国外著名自动化企业共建了自动化系统实验室或研究平台。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子课题、上海市科委及教委纵向项目,以及数十家电力、自动化等企事业单位委托横向项目,近五年科研经费达6000多万元。科研成果获教育部、上海市、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电力等科技奖励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

学院注重大学生创新教育,建有创新应用实践基地,组建多支学生创新团队,探索出一套学生自主管理、以老带新的学生创新实践培养模式,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挑战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中国工业智能挑战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获全国特等奖、一、二等奖数十项。

学院秉承学校“立足电力、立足一线、立足应用”的办学理念,强调学科特色传承和拓展,注重师资队伍、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建设水平与质量提高,为发展成为学科和行业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suncitygroup太阳集团而不懈奋斗。